梧州历史沿革
梧州,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,是古苍梧郡、古广信县所在地,是粤语的发源地,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。唐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始称梧州。明成化六年(公元1470年),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,辖广西、广东,梧州成为两广政治、军事中心。民国10年(公元1921年)始称梧州市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,梧州成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。
梧州是岭南古都。虞舜时代,全国划为12州,梧州属“荆州南境”之地。夏商周时代,梧州属百越地。周安王十五年,梧州属楚。秦统一六国后,兵临五岭,挥师南下,开凿灵渠,进军岭南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年),置桂林、象、南海3郡,梧州市属桂林郡(一说南海郡)。汉高祖三年,梧州市属南越国,汉高后五年(公元前183年),建苍梧王城,这是梧州建城之始。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汉武帝撤废南越王国,置苍梧郡,郡治广信县(今梧州市万秀区东中路和东正路南,即原苍梧王城址)。三国时,梧州市初属交州,后属广州,为苍梧郡,治广信。晋时,梧州市属广州苍梧郡,为苍梧郡及广信县治。南北朝时,梧州市先后属广州、成州,为广信县治。隋朝时,梧州市先后属成州、封州、广州苍梧郡,为苍梧郡及苍梧县治。唐朝时,梧州市属岭南道,为州治。此后,梧州市一直为州、路、府、县治所。五代时,梧州市先后属楚、南汉。宋朝时,梧州市属广南路、广南西路梧州苍梧郡,为州、郡治,辖苍梧县。元朝时,梧州改梧州路,为路治。明朝时,改梧州路为梧州府,为府、县治。清朝时,梧州市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。中华民国时,梧州市先后属广西苍梧道,梧州区。
新中国成立后,1950年1月1日,梧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梧州市属梧州专区。1950年2月,梧州市隶属广西省政府。1958年7月25日,梧州市划归梧州专署统一领导,10月6日正式合并,但市人民委员会的机构不变,仍属专署一级政权组织。1961年5月,梧州市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,11月25日,梧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。1984年2月,辖万秀区、蝶山区、郊区、苍梧县。1997年4月,增辖藤县、蒙山县,代管岑溪市。2003年2月,梧州市辖区调整,撤销市郊区,设长洲区。2013年,撤销梧州市蝶山区、万秀区,设立新的梧州市万秀区,以原蝶山区、万秀区(不含旺甫镇)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万秀区的行政区域;设立龙圩区,以苍梧县的龙圩镇、新地镇、广平镇、大坡镇的行政区域为龙圩区行政区域;将原万秀区的旺甫镇划归苍梧县管辖,苍梧县辖石桥镇、岭脚镇、京南镇、狮寨镇、六堡镇、木双镇、梨埠镇、沙头镇、旺甫镇。苍梧县县城迁至石桥镇。调整后,梧州市辖苍梧县、岑溪市、藤县、蒙山县、万秀区、长洲区、龙圩区7个县(市、区)。全市共设镇53个、乡5个、街道办事处9个。